主页 -> 新闻通知 -> 新闻动态 -> 正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召开2025版培养方案研讨会
供稿人:冯清元  时间:2025-04-02  次数:

2025年4月1日,文法学院中文系在文法学院二楼中文系教研室召开汉语言文学专业2025版培养方案研讨会。中文系系主任刘延福主持会议,学校教学督导组成员成军祥院长、文法学院谢珺副院长、张海媚副院长及全体中文系教师参会。会议围绕培养方案修订展开深入研讨,为优化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凝聚共识。

针对课程设置问题,老师们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诸如:将现有学分压缩到国标标准,降低非专业通识课占比,探索“课堂实践相融合”模式,减少独立实践课;增设港台文学、创意写作等特色选修课,推动“人工智能+文学”“传播+文学”等跨学科课程建设,打破文史哲壁垒,开设影视文学、媒体写作等应用型课程;针对课程时序不合理,建议按知识逻辑调整顺序,集中设置关联课程,保障知识体系连贯。

针对专业意识薄弱,老师们建议增加低年级专业课比例,改变大一外围课过多现状,避免学生热情随学业压力增长而减退;教学融入科研案例,通过学术沙龙、研讨活动营造沉浸式氛围,提升文学应用价值认知;引入毕业生案例分享,引导学生结合未来规划选课,对核心方法论选修课程探索“专业导向型必修”模式;积极应对“文科危机”,强调提升科学素养,增强文学与社会需求接轨,开发文化创意、应用写作等课程,强化专业社会适应力。

针对学年论文和实习问题,老师们建议将指导前置至大一或推迟至大三,确保学生具备系统的论文知识储备;实习管理方面,取消“强制打卡”,避免占用大四求职黄金期,整合材料提交渠道,减少重复负担;增设“文学实践建设课”,通过文本分析、创意写作等实战环节,提前对接职业场景,为实习就业筑牢基础。

院长在总结中强调,培养方案修订需立足“汉语+”发展理念,如“汉语+人工智能”“汉语+国际传播”,推动学科与科技、社会需求深度融合。他认为想在理工学校办好文科是不简单的,老师们应该有危机感,从大局考虑,相互之间多讨论,找准专业定位,增加实用性课程,鼓励教师参与专业进修,提升教学能力;同时注重学生动力培养,通过名家讲座、课堂设计创新等激发学习热情,确保培养方案既“接天线”又“接地气”。

本次研讨会为2025版培养方案修订理清了思路,在课程结构优化、专业认同提升、实习管理创新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文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基础扎实、视野开阔、适应力强”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最近更新
文法学院模拟法... [04/04]
文法学院开展202... [04/02]
汉语言文学专业... [04/02]
文法学院各研究... [03/29]
聚焦学风建设 文... [03/17]
文法学院第五期... [03/12]
文法学院硕士研... [03/11]
文法学院机关党... [03/08]
文法学院开展春... [03/04]
文法学院与医学... [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