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通知 -> 学术动态 -> 正文  
【理工沙龙】文法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第一期研讨活动
供稿人:系统管理员  时间:2017-12-04  次数:

15111743640.jpg

    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学科发展,文法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点创新采用导师组负责制的培养模式,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导师及学生分成三个组,并每两周定期定点进行读书研讨等活动。我院第三导师组成员开展了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的研讨书目是周健的《汉字教学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和冯天瑜的《中国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由徐扬威同学主持,张乃英同学记录。同学们依次汇报了自己的读书心得。

    焦莉莉同学从书籍背景——即作者简介、出版时间和读者人群——入手,阐述了自己读书时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思路,并总结了通过读书受到的关于汉字教学方法的启示,以清晰的思路,良好的问题意识为研讨会做了良好的开端。

刘洋同学主要是探讨了形声字,包括其比例和繁简字等,还谈了对《汉字教学理论与方法》第五章教学技巧的理解,并指出本书重点在第四章。

    英雄所见略同,接下来的薛慧敏同学就重点分析了第四章,从原因到策略探讨了汉字难学的原因,即数量多、结构复杂,方块字与拼音文字的区别性,多音字较多,再加上对于学汉语的人来说中国与其母语文化的思维方式的差异等,并重点阐述了自己对汉字教学策略的理解。                        

    李静林同学重点就如何教授简体字与繁体字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她认为要分别按学习裸字与学习文化来进行,具有很强的学术型。

   丁丹丹同学则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汉字的来源方面,特别指出汪显春的《汉字的起源》一书能更好地帮助理解这个问题。同时还涉及到了汉字的标准化等问题。

    张乃英同学结合黄伯荣、廖序东合著的《现代汉语》与周健先生这本书相比照,重点探讨了自源文字、部首与偏旁的差异等方面。

吴景芳同学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按自己的阅读体验和评价标准,对周健先生书中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批判性读书或许是更好的读书方法的看法。对于冯天瑜先生的书,表现出他乡遇故知、相见恨晚之感。

    徐扬伟同学从教学实践角度,重点讨论了讲解汉字的方法,例如字不离词、分散识词与集中识词相结合、写写练练的方法等。并提出构想,将汉字的2905个字按六书的方法进行逐一解析,或许能够编出一本不错的备考HSK的辅导书。

    与会的导师们在同学们汇报之后,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了指导,提出了宝贵建议,并不时有激烈的思想火花碰撞,与同学们形成了热烈的讨论气氛。副组长闫克老师首先发言,他指出要有重点的汇报和记录,如果想了解最新动态,需查阅最新的期刊论文作为补充,时刻关注学术动态。孙拥军老师表示,大家首次读书报告能做到如此地步已不容易,值得鼓励,争取每次每人都比上次更好,不要盲目地攀比,语言表达要有层次感。刘坡老师认为,同学们应该加强问题意识,做读书报告应该有框架,应该有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最好以小论文写作的格式来写。朱智秀老师则认为读书报告可不拘一格,不必形式统一,关键是在读书报告中应体现知识的增加以及新见解,同学们在各方面要相互交流,比如焦莉莉同学的写作格式值得借鉴,吴景芳同学有意识地批判性读书、标注页面的做法值得提倡。最后,组长王欣老师进行了总结,建议同学们要读别人的书,想自己的事,通过读书丰富自己,成为自己学术成果的一部分。不能盲目地批判别人,也应看到别人的长处。还要注重了解作者的学术建树和背景,在哪方面哪个位置,书目怎么引用、有哪些书可以借鉴等。要就问题提问题,通读的基础上抓重点。

    通过此次研讨活动,同学们初步明确了做读书汇报的要求和方法,提高了对做读书汇报意义的认识,也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纷纷表示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不辜负读研期间的大好韶光。导师们则加深了对于学生的了解,明确了未来的指导学生的方向。


 




最近更新
文法学院党委书... [11/22]
文法学院举办第... [11/20]
文法学院召开202... [11/19]
文法学院举行202... [11/19]
文法学院召开202... [11/19]
河南财经政法大... [11/16]
文法学院研究生... [11/09]
文法学院中文系... [11/06]
文法学院研究生... [11/05]
“开学第一课”... [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