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书锴,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新媒体与社会、国际传播与新闻翻译等,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在新闻出版类CSSCI来源期刊发表发表论文近30篇,在CSSCI扩展版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20多篇论文被《新闻与传播》《中国期刊出版年鉴》《中国新闻出版年鉴》等全文转载或摘要。出版新闻传播专著2部,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主持在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获全国高校新闻奖1等奖、河南省新闻奖1等奖、南方都市报新闻奖学金金奖、浙江大学创新传媒1等奖、北京大学进修教师科研优秀奖、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等奖等奖励。担任河南省广告商会高校专家委员会主任会员、河南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获评焦作市第4届青年社科专家。
学术上,先后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包括《国际新闻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电视》、《新闻记者》等CSSCI来源期刊论文30余篇,《中国报业》、《中国记者》、《中国编辑》等CSSCI扩展版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0多篇,一般文章100多篇,多篇论文被《新闻与传播》、《新闻战线》《中国新闻年鉴》、《中国出版年鉴》等全文转载、收录或摘要;公开出版《媒介融合时代的国际传媒业》、《数字未来:媒介融合与报业发展》等学术专著2部,科研成果累计引用次数近1000次,单篇引用超过100次。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省新闻奖一等奖等奖励与荣誉20余个。
研究主题分为两大类:一是文化传播理论研究方面,以传统文化为资源,发觉文化价值和媒介文化创新,对培育核心价值观和媒介发展方向有指导价值,受到国内同行的关注与较高评价《媒介融合的文化逻辑》,《音画语言与文化传播》《英语广告品牌的文化关照》,《从集权到分权:媒介研究回顾与展望》,《当代电视新闻生产的社会学分析》。二是媒介融合理论研究方面,系列成果已经受到关注,重要论文被重点期刊收录和引用的次数多,单篇引用次数超过100次,已经形成一定的特色,为媒介融合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引。这一方向代表性成果:《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学新议题》,《全媒体时代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全媒体:概念解析与理论重构》,《全媒体时代报业发展新策略》。2006-2018年国内高校人文社科期刊论文综合排名第31位。
项目上,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课题编号10YJA860009,时间2010-2013,经费10万元)、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项(课题编号17YJA860004,时间2017-2019,经费10万元)、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GH-440,时间2013-2014,经费0.8万元)等10多项科研课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1项,科研能力和实力不断提升,与国内和国际学界的科研合作取得重大进展,有望在学术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
在舆论研究领域,专注新媒体舆论与治理研究,这既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热点话题,也是国家或政府治理的战略议题。因此,立足当今中国进入新时代的背景来研究舆论引导,不仅具有推进新媒体舆论引导深入研究的理论意义,也具有为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治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的现实意义。近期研究以传播学的视野展开探索,对新媒体的变革性力量、结构性权力、新时代的新闻价值观等理论议题展开分析,充分探讨新媒体舆论引导的实现途径和传播机制。以此为基础,深入探讨新媒体话语表达与舆论引导、新媒体舆论场与公共治理、新媒体舆论绑架与协调机制、新媒体舆论格局与社会责任、新媒体对强国舆论场的影响等重大议题,为不断丰富舆论学学科内涵、持续提升舆论学研究水平、实现政治文明与社会善治作出贡献。
教学上,长期担任《新闻学原理》和《传播学原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年均课时超过200个,多次获得期中教学评价“优秀”和“良好”等级,多次获得年度教学先进和科研先进,在建校100周年之际获得文法学院科研“突出贡献奖”,并把自己的科研思考和学术论文融入到课堂教学,引领学生对学术理论的敏感性和前沿性。课堂上,利用“案例教学法”把最新的案例引入课堂,把教学名师请到课堂作讲座,拓展学生的视野。充分利用学校教学改革的时机,把平时的考核变成贯穿教学始终的长线训练,布置“运营公众号”、“我的大学微电影”等新媒体手段,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爱,是最好的教育”,把自己对教学和学生的爱融入日常工作,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把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针落实到工作的每一处细节。在新文科建设的过程中,牢记“初心”,继续努力,有所作为。